DCACI – 建置思科以應用為中心的基礎設施
(Implementing Cisco Application Centric Infrastructure)
課程內容
- 介紹 Cisco ACI 交換矩陣基礎設施和基本概念
- 什麼是思科ACI?
- 思科 ACI 拓撲和硬件
- 思科 ACI 對像模型
- 故障、事件記錄和審計日誌
- 思科 ACI 交換矩陣發現
- 思科 ACI 訪問策略
- 描述 Cisco ACI 策略模型邏輯結構
- 思科 ACI 邏輯結構
- 租戶 (Tenant)
- 虛擬路由和轉發 (VRF)
- 網橋域 (BD)
- 端點組 (EPG)
- 應用簡介
- 租戶組件審查
- 將物理服務器添加到端點組
- 合約
- 描述 Cisco ACI 基本數據包轉發
- 端點學習
- 基本網橋域配置旋鈕
- 引入外部網絡連接
- Cisco ACI 外部連接選項
- 外部第 2 層網絡連接
- 外部第 3 層網絡連接
- 引入 VMM 集成
- VMware vCenter VDS 集成
- VMM 中的解決即時性
- 備選 VMM 集成
- 描述第 4 層到第 7 層的集成
- 沒有 ACI L4-L7 服務圖的服務設備插入
- 通過 ACI L4-L7 服務圖插入服務設備
- 服務圖配置工作流
- Service Graph PBR 介紹 (Policy-Based Redirection)
- 解釋思科 ACI 管理
- 帶外管理
- 帶內管理
- 系統日誌
-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
- 配置備份
- 認證、授權和計費
- 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
- 思科 ACI 升級
- 收集技術支持
實驗大綱
- 驗證架構發現
- 配置網絡時間協議 (NTP)
- 創建訪問策略和虛擬端口通道 (vPC)
- 在同一端點組 (EPG) 中啟用第 2 層連接
- 啟用 EPG 間第 2 層連接
- 啟用 EPG 間第 3 層連接
- 比較橋接域中的流量轉發方法
- 配置外部第 2 層 (L2Out) 連接
- 配置外部第 3 層 (L3Out) 連接
- 透過APIC整合VMware vCenter分佈式虛擬交換機 (DVS)